•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第六届编委会
  • 投稿须知
    文章要求
    投稿指南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 本刊稿约
  • 期刊公告
  • 联系我们
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2603次   下载 0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微环境影响的的实验研究
张德绸;葛建华;吴昭君1,2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脑内科;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
摘要:
目的建立周围神经断裂动物模型,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损伤的周围神经局部,观察局部微环境与神经修复的量变关系,分析可能存在的原理及机制。方法 36只实验大白兔随机均分三组;建立坐骨神经断裂损伤修复的动物模型,组1在神经缝合断端及周围注入0. 4mL NS,组2、组3同法注入0. 4mL APRP,术后第1、3、5周在超声引导下组1、组2注入0. 4mL NS,组3注入0. 4mLAPRP,共4周。术后8周,取下坐骨神经,进行神经电生理及组化等分析。结果 APRP中平均血小板浓度为1336. 42×109/L,为全血中的4. 38倍。术后8周坐骨神经动作电位(CNAP)在组3、组2恢复优于组1,且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三组坐骨神经断裂侧腓肠肌中乙酰胆碱酯酶(ACh E)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E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组3包绕神经元长轴突的髓鞘排列规整,而组2较组1稍显有序;神经断端的细胞因子VEGF和IGF-1在各组均为阳性,组3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兔坐骨神经断裂局部注射APRP可促进神经CNAP的恢复及ACh的合成和释放,促进施旺细胞的分裂增殖,而不同时间点多次应用APRP效果更明显,且增加坐骨神经局部微环境参数VEGF、IGF-1的含量,增强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终板的修复,有利于周围神经的再生修复及功能恢复。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坐骨神经  断裂  再生修复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计委课题(编号:130377)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88058207  位访问者!蜀ICP备11024768号
版权所有:(C)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2010 CopyRight http://scmj.scyx.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成都市玉林南街2号附3号   电话:028-86136765 邮编:61004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