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第六届编委会
  • 投稿须知
    文章要求
    投稿指南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 本刊稿约
  • 期刊公告
  • 联系我们
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153次   下载 0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4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王永;刘大凤;刘亚玲;兰丽娟;包蕾;罗川;李睿;高凤娇;何银生;赵本南;袁晓艳;陈萍;程德云;1,2
1.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49例COVID-19患者依据临床分型分为非重危组(轻型及普通型)、重危组(重型及危重型),分析两组性别、年龄分段(分为<29岁、30-59岁及>60岁三亚组)、接触史、发热(体温≥38.5℃、<38.5℃及无发热)、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①49例患者中42例(85.71%)有COVID-19患者接触史;49例患者中男25例,女24例,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段:<29岁、30~59岁及>60岁非重危组分别为7例(21.88%)、18例(56.25%)、7例(21.88%),重危组分别为0例(0.00%)、10例(58.82%)、7例(41.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1,P=0.038);病程:重危组(6.35±3.43)d,非重危组(4.53±2.97) 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2,P=0.062);②临床症状: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发热(47例95.92%)、咳嗽(33例,67.35%)、乏力(17例,34.69%)、气促(17例,34.69%)等,体温≥38.5℃、<38.5℃及无发热重危组分别为16例(94.12%)、1例(5.76%)、0例(0.00%),非重危组分别为7例(21.88%)、23例(71.88%)、2例(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P=0.000);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氧合指数、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CD3+CD4+非重危组与重危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淋巴细胞数(LYM)、高敏肌钙蛋白T(TNT-HS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D3+CD8+、CD4+/CD8+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VID-19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气促,重危组氧合指数及CD3+CD4+显著低于非重危组,白细胞、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羟丁酸脱氢酶显著高于非重危组。重危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关键词: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实验室指标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健委课题(编号:17PJ070); 成都市科技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快速筛查体系建立及病情预测指标的筛选(编号:2020-YF05-00034-SN); 成都市卫健委课题(编号:2019079);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88071629  位访问者!蜀ICP备11024768号
版权所有:(C)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2010 CopyRight http://scmj.scyx.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成都市玉林南街2号附3号   电话:028-86136765 邮编:61004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