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第六届编委会
  • 投稿须知
    文章要求
    投稿指南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 本刊稿约
  • 期刊公告
  • 联系我们
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296次   下载 0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房颤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范婷;沈玉;游桂英;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危险因素,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入我科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行GPS评分,依据是否发生NOAF分为NOAF组和非NOAF组。结果共纳入AMI患者281例,住院期间54例患者出现NOAF,发生率19.2%。GPS评分2分组患者的NOAF发生率较0分组患者有显著性的升高(P<0.05),且其在AMI后的发生时间显著短于0分组患者(P<0.05)。NOAF组患者在入院时心率、LAD、LVEDD、LVEF、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NOAF组患者(P<0.05)。入院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显著降低NOAF出现的风险(P<0.05)。与非NOAF组患者相比,NOAF组的患者中Killip≥3级、GPS评分2分的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水平、GPS评分2分是NO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NOAF的保护因素。结论 GPS评分是AMI后NOAF的有效预测指标,通过对AMI患者行GPS评分有助于对临床治疗进行及早干预。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新发心房颤动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危险因素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88066879  位访问者!蜀ICP备11024768号
版权所有:(C)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2010 CopyRight http://scmj.scyx.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成都市玉林南街2号附3号   电话:028-86136765 邮编:61004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