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第六届编委会
  • 投稿须知
    文章要求
    投稿指南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 本刊稿约
  • 期刊公告
  • 联系我们
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1319次   下载 0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右美托咪定在七氟醚全麻下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袁碧英;单丽辉;张海萍;1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麻醉科病理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单次应用右美托咪定在七氟醚全麻下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七氟醚全麻下行鼻内镜下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儿童患者80例,年龄4~8岁,不限性别,ASA分级为I级或II级,BMI指数正常,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D(n=40)和对照组C(n=40)。麻醉诱导后10 min内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分别观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患儿麻醉前(T0)、插管时(T1)、支撑喉镜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T5)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运用小儿麻醉苏醒躁动评分量表(PAED)和疼痛行为评分量表(FLACC)评分对患儿进入PACU后30 min内的躁动发生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拔管后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和术后负性行为改变(NPOBC)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T0和T5时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在T2、T3、T4时MAP和HR明显低于C组(P<0.05)。与C组相比,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患儿术后ED发生率(33.3%vs.60.0%,P=0.013)和疼痛发生率(32.5%vs.65.0%,P=0.017),但延长拔管时间(10.7±3.4 vs.14.3±4.1,P<0.001)。两组拔管后的PA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D组出院后第1天和第7天NPOBC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分别为17.5%vs.42.5%,P=0.027和10.0%vs.7.5%,P=0.028),但两组患儿第30天NPOBC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0.5μg/kg可运用于七氟醚全麻下儿童鼻内镜下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右美托嘧啶  七氟醚  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  苏醒期躁动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术后负性行为改变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88055460  位访问者!蜀ICP备11024768号
版权所有:(C)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2010 CopyRight http://scmj.scyx.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成都市玉林南街2号附3号   电话:028-86136765 邮编:61004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