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第六届编委会
  • 投稿须知
    文章要求
    投稿指南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 本刊稿约
  • 期刊公告
  • 联系我们
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1424次   下载 0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肝硬化患者首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张静;吴丹丹;强丽;吴刚;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
摘要:
目的 构建肝硬化患者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非侵入性预测模型及模型的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358例既往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254)和验证集(n=104),随访至少1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首次出血训练集分为出血组(n=97),非出血组(n=157),验证集分为出血组(n=51),非出血组(n=53);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训练集中研究肝硬化患者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分别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使用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校标曲线等指标评价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预测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 Child-Turcotte-Pugh评分(CT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与肝硬化患者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良好的相关性。基于CTP、HGB、PLT、NLR构建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上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95%CI 0.771~0.876),灵敏度为0.75、特异度为0.77;在验证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95%CI 0.729~0.894),灵敏度为0.69、特异度为0.83;10-折交叉验证结果显示本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DCA曲线分析证实了本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用。结论 所构建的无创列线图模型有助于临床识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的高危患者。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肝硬化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  列线图模型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88052631  位访问者!蜀ICP备11024768号
版权所有:(C)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2010 CopyRight http://scmj.scyx.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成都市玉林南街2号附3号   电话:028-86136765 邮编:61004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