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的 探讨采用强脉冲光的不同脉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皮肤性病科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资料57例,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采用较长脉宽治疗的患者为A组(29例),较短脉宽治疗的患者为B组(28例)。采用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EA)评价红斑改善情况,毛细血管扩张7点评分标准(TGS)评价毛细血管扩张改善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组间比较,两组CEA评分治疗后均降低,但A组CEA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S评分均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随着治疗次数增加,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E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S评分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两种脉宽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均得到较好改善;长脉宽较短脉宽红斑改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增加治疗次数可提高疗效。 |
关键词: 强脉冲光 红斑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疗效 脉冲宽度 |
DOI: |
分类号: |
基金项目: |
|
|
|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