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的 探讨临床基础指标、左心耳(LAA)最大排空速度(LAAeV)、LAA 最大充盈速度(LAAfV)、LAA 容积
(LAAV)与卵圆孔未闭患者并发房颤关系,以期指导个体化诊治。 方法 收集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176
例卵圆孔未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卵圆孔未闭出院后 1 年是否并发房颤分为房颤组( n = 26)和非房颤组( n = 150),比较
两组临床基础指标、LAAeV、LAAfV、LAAV,采用 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卵圆孔未闭并发房颤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评价列线图模型区分度、校
准度、改进能力。 结果 两组年龄、高血压、介入封堵术、LMR、hsCRP、TNF-α、IL-6、LAAeV、LAAfV、LAAVmin、LAAVmax 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Logistic 回归方程显示,年龄、高血压、介入封堵术、LMR、IL-6、LAAeV、LAAVmin、LAAVmax、LAAfV 是卵圆孔未闭患者并发房颤影响因素(OR = 4. 725、6. 077、5. 348、4. 054、4. 449、0. 596、5. 189、4. 077、0. 653,
95% CI = 1. 485 ~ 15. 031、2. 240 ~ 16. 487、1. 612 ~ 17. 744、1. 345 ~ 12. 217、1. 278 ~ 15. 491、0. 452 ~ 0. 786、1. 669 ~ 16. 131、
1. 155 ~ 14. 389、0. 503 ~ 0. 847,P < 0. 05);基于 Logistic 回归方程筛选影响因素构建卵圆孔未闭合并房颤的列线图模型
AUC 为 0. 872(95% CI 0. 850 ~ 0. 913),NRI、IDI 分别为 0. 550、0. 088,且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较为贴合。 结论 基于临床
基础指标、LAAeV、LAAfV、LAAVmin、LAAVmax 构建卵圆孔未闭并发房颤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性能,可为临床治疗提
供新思路。 |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房颤 临床基础指标 LAAeV LAAfV LAAV |
DOI: |
分类号:R541 |
基金项目: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210723) |
|
|
|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