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的 探讨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脊柱矢状面Roussouly分型之间关系。方法 横断面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住院的126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在腰椎CT水平面片上测量突出节段双侧关节突关节角(FJA),矢状位片上测量突出节段椎间盘前、中、后缘高度,在腰椎MRI片判断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根据矢状面形态进行Roussouly分型,并对各组数据间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年龄18~40岁,平均(31.04±5.89)岁。L4~5椎间盘突出63例,L5~S1突出59例,L3~4突出4例。Roussouly分型中1型21例、2型56例、3型32例、4型4例、前倾3型13例,L4~5椎间盘突出组2、3型明显高于其他组,L5~S1椎间盘突出组1、2型明显高于其他组,各组之间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椎间隙前缘、椎间隙后缘及椎间隙中间高度、左右侧关节突关节角及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差值、TK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PI、PT、SS、LL、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值以50°分组比较,PT、SS、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T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4~5单节段内PT、SS、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值以35°分组比较,两组PI、TK、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突出节段分为L4~5和L5~S1两组比较,PI、PT、椎间隙前缘高度、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差、左侧关节突关节角、右侧关节突关节角、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中PI<50°,SS<35°发生率明显偏高,即Roussouly 1、2型发生率明显偏高,Roussouly 4型最少。 |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骨盆矢状面 Roussouly分型 |
DOI:10.16252/j.cnki.issn1004-0501-2024.12.003 |
分类号:R681.53 |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23JDKP0043); |
|
|
|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