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长期以来,细胞凋亡被认为是唯一受调控的细胞
死亡途径。 而相对较为无序的坏死常被视为一种被动
过程,最终导致膜破裂和细胞内部物质泄漏[1]
。 近期
的研究表明,生物体内存在一种受调控的非凋亡性细
胞死亡方式,这种细胞死亡方式通常由环境因素如外
伤、感染、缺血等导致细胞受损而触发,被称为坏死性
凋亡[2]
。 它会引发显著的炎症反应,包括大量炎症细
胞的浸润和激活[3-5]
。 目前认为,坏死性凋亡主要通过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中的
死亡受体、toll 样受体( toll-like receptors,TLR) 或干扰
素受体(interferon receptors,IFNR)所介导[6]
。 近年来,
坏死性凋亡在骨科疾病中逐渐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如 椎 间 盘 退 变 (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VDD)、骨性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 和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等疾病密切相关。 椎间盘和骨关节
相关结构细胞发生坏死性凋亡时,使细胞发生异常死
亡,炎症物质释放,进而影响整个骨骼结构和功能。 在
骨肉瘤中,通过坏死性凋亡有效诱导骨肉瘤细胞死亡,
并降低其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的多种靶向药物有望成
为治疗骨肉瘤的有力手段。 本综述旨在系统性地回顾
坏死性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并总结其在常见骨科疾
病中的研究进展,从而为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
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椎间盘退变 骨性关节炎 骨肉瘤 骨质疏松 |
DOI:10.16252/j.cnki.issn1004-0501-2025.04.020 |
分类号:R681 |
基金项目:2023 年甘肃省高校产业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23CYZC-03) |
|
|
|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