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发现肺部病灶5 d”于2021年12月6日第二次入住我院,患者无咳嗽、咳痰、气促、胸痛,无发热、畏寒等不适。5余年前患者因“间断发热、咳嗽、气促、胸痛”于2016年5月8日至2016年5月20日第一次在我院住院,查胸CT示左肺及右肺中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左侧胸腔少到中量积液。心脏彩超提示心包腔微量积液,行胸腔穿刺术,查胸腔积液常规:黄色、浑浊、无凝块、有核细胞计数:10601×106/L、淋巴细胞:90%;胸腔积液生化:总蛋白50.0 g/L、腺甘脱氨酶55 U/L、葡萄糖4.33 mmol/L、乳酸脱氢酶305U/L、氯98.5 mmol/L,痰及胸腔积液查抗酸杆菌阴性,查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考虑“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心包炎”,于2016年5月10日予HRELfx(因肝功异常未使用Z)诊断性抗结核、泼尼松抗炎及保肝、护胃对症治疗,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20个月,症状缓解,肺部病灶吸收,遵医嘱停药(2018年1月停药)。停药时肺部遗留少许结节灶,停药后院外每年定期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结节无变化。2021年12月2日复查胸CT提示右肺下叶背段新增病灶,为明确性质再次入院。患者否认慢性病及免疫缺陷性疾病史,否认家族性疾病,否认冶游史及外伤手术史。近年来从事厨房杀鱼工作,工作环境潮湿。 |
关键词: |
DOI: |
分类号: |
基金项目: |
|
|
|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