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的 对比AIDS期患者与健康者肠道真菌微生态、真菌分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采集两组人群粪便标本,分别用ITS2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本真菌谱;通过RT-qPCR技术检测两组人群肠道真菌分泌蛋白的基因表达。结果 在门水平,两组人群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菌门均为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排名第二的菌门均为担子菌门。在纲、目水平,两组人群相对丰度较高的物种相似,但也存在差异。在肠道真菌群落多样性(Alpha多样性)分析中,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肠道真菌群落结构构成(Beta多样性)分析中,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期患者组肠道白念珠菌相对丰度较健康者组上升,但是两组人群之间白念珠菌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43,P=0.065);白念珠菌致病因子ALS3在AIDS期患者组表达情况较健康者组显著上升(Z=2.467,P=0.014)。相关性分析发现Flaviporus属与CD4+T细胞数(r=0.555,P=0.001)和CD4/CD8(r=0.507,P=0.002)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Ophiosphaerella属与CD4+T细胞数(r=0.450,P=0.007)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与健康人群对比,AIDS期患者的肠道真菌微生态及部分分泌蛋白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恢复正常的肠道微生态有利于维持AIDS期患者肠道屏障的完整性。 |
关键词: AIDS 肠道真菌 真菌分泌蛋白 |
DOI: |
分类号: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81101231); |
|
|
|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