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第六届编委会
  • 投稿须知
    文章要求
    投稿指南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 本刊稿约
  • 期刊公告
  • 联系我们
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16次   下载 0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皮肤荧光成像技术在皮肤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赵文彬;刘馨遥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 成都 610044
摘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重量是人体体质量的 16% ,具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吸收、分泌、排泄、免 疫、新陈代谢等功能,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1]。 皮 肤疾病危害性较大,瘙痒、疼痛影响生活质量;痤疮、湿 疹等可能导致细菌、真菌感染,影响美观[2]。 流行病数 据显示,我国皮肤疾病的发生率约为 40% ~ 70% ,是导 致健康寿命损失排列第 4 位的疾病,疾病负担较高[3]。 因此,提高皮肤疾病诊断对于临床及时治疗而改善疗 效具有重要意义。 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荧光标记 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具有高敏感度、高分辨率和高特异度等优点[4] 。 最初的荧光成像技术主要依赖于光学 显微镜和荧光染料,只能实现静态图像的观察和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荧光成像技术逐渐实现了动态 监测和实时分析,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工 具。 荧光成像技术在皮肤疾病临床已经广泛应用,其 通过观察皮肤在荧光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和图像,能够 提供有关皮肤组织和病理变化的信息,从而在皮肤疾 病的早期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和病情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 。 本文通过收集近年相关文献,分析荧光 成像技术在皮肤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皮肤疾病  分析双光子激发荧光  多光子显微成像  聚集诱导发光  光动力荧光诊断  治疗
DOI:10.16252/j.cnki.issn1004-0501-2025.02.018
分类号:R751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88321349  位访问者!蜀ICP备11024768号
版权所有:(C)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2010 CopyRight http://scmj.scyx.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成都市玉林南街2号附3号   电话:028-86136765 邮编:61004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